一头连着温州,一头连着青田,不一样的“地利”让温溪在全市承接工业梯度转移时,走在全市的最前列。1993年,温溪就成立了全市首个省级经济开发区。从经济总量的角度来看,如今,温溪以镇级体量发展到了县级经济规模。
壶镇是“浙南三大古镇”之一。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,就有一批壶镇人率全市之先,走遍全国南北闯市场。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,这批人又回到壶镇,创办企业。如今,在内生型工业公司这一领域,壶镇在丽水独树一帜。伴随着这一崛起步伐,壶镇人“敢闯敢冒,敢为人先”的物质,同样让整个丽水刮目相看。
因碧湖地理位置十分优越,自古是物资丰富、商贾云集的商品交换繁华之地。如今,一个“中心城的卫星城”的崭新规划正在碧湖平原上拉开框架。
古市镇位于松古平原西北部。它是丽水市最早的县城所在地,素有“历史重镇”“处州粮仓”之美称。现在,这里有一万三千亩的茶叶种植基地,还有一个茶青交易市场,每天交易人数上万。生长在这片平原上,古市人与土地的感情,浓密到骨子里。
纵观这四个丽水的“明星乡镇”,她们走过的是四条明显不一样的崛起之路。向着“两山”进发的新征程中,她们各自焕发出自己不一样的精彩。
2001年,因为温州企业未来的发展所需要的土地紧缺,所以不少公司开始向邻居青田温溪转移。在之后的几年间,大约有30家左右的鞋服、五金企业转移过来。2003年,又有一批大规模的公司从温州移居温溪。“青田紧挨着温州,搬到这里并不会离开他们原来的市场,而且大家说话都一样,所以温溪就成了他们的首选地。再加上我们给予的便利服务和税收优惠,我们一动员,他们就来了。”
“生态工业经济是温溪最大的名片。”青田县委常委、温溪镇党委书记周雄说,“我们感到,温溪人既有沿海人的灵活、激情,又有山里人的朴实。温溪人有很强的从商意识,对发展、机遇很敏感,抱团速度很快,还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劲儿,这些都和温州人很相似。”
目前温溪镇共有企业190余家,其中规上企业49家,亿元企业14家。这一些企业负责人中有九成以上都来自温州。
从一个不到10人的皮鞋小作坊发展成为如今员工六七千人、年产值数十亿元的公司集团,意尔康是温溪工业发展的缩影。
意尔康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泽彦来到意尔康近20年,早期开拓市场的艰辛如今仍历历在目:“在刚开始实施专卖连锁的时候,品牌没有名气,找客户尤其艰难,但董事长身体力行带着我们努力开拓。熟悉他的人,会知道他几乎没睡过懒觉,也极少出国游玩享乐,其中缘由,他坦言是害怕耽误工作。出国少,但国内却被他踏了个遍,因为他坚信‘市场人员的办公室就在市场’。我们也跟着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。”
2017年3月23日,温州体育馆场在24小时内化身为一座气势宏伟的“机场”,数十名国内外超模化身为空姐空少,在“机场”展现意尔康的全新时尚形象。而在场外,是几间鞋艺坊,几位老鞋匠现场展示制鞋工艺,裁断、折面、铲皮,一丝不苟,显得格外引人注目。这是意尔康坚持的创意,似乎也象征了温溪当前发展的姿态:不断坚持巩固自己的优势,又结合时代发展谋求更新的发展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,国内兴起了刀刃具回收市场。起先是回收机械厂的钢锯条,然后修理再翻新,一收一销的丰厚利润使之迅速成为壶镇人致富的行业。头脑敏锐、年轻敢闯、以及原本常年外出做工的匠人都纷纷走出壶镇,开始南上北下收购锯条。
现在壶镇的很多企业主也都是在那时开始自己的第一次资本积累。更重要的是,一大批能吃苦跑市场的销售人员,让壶镇具备了一个遍布全国的隐形销售网。壶镇后来很多迅速兴起的行业都得益于这张能迅速拉起的销售网。
1996年,天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。当初,这家企业一开始只做生产压力锅。但是,随着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加入到压力锅生产行业,最后每只压力锅的利润被客户控制在10元左右。2010年后,迫于市场压力,壶镇的企业纷纷开始技术革命。2013年,天喜的第一只空气炸锅问世,于是开启了天喜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之路。如今,天喜从最初的单纯生产压力锅,到现在自主研发生产厨房小家电系列新产品,从传统制造业到智造业,成功实现转型。
1997年,浙江锯力煌锯床集团创始人李新富在参加北京的一个博览会时,偶然间看到一台参展的带锯床,于是萌发了做带锯床的念头。从模仿到创新,壶镇的带锯床行业迅速壮大。三十多年后的今天,壶镇生产的高速钢锯片的销量已占了中国90%的市场占有率,壶镇生产的带锯床,占了中国70%的市场占有率。在这样的领域,壶镇创下了多项全国第一,拿下了多项技术专利。
如今,壶镇是全省70个“百亿级”工业强镇之一,其中带锯床、缝纫机产业占有全国超70%的市场占有率,是全国最大的带锯床生产基地,全国重要的特种缝纫机、小家电生产基地。
近年来,全镇工业公司竞争力慢慢地加强。天喜成为全市首家外贸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,目前已启动主板上市。晨龙集团入选浙江省第一批军民融合示范企业。晨龙锯床、锯力煌、畅尔装备成功挺进“新三板”,成为全市“新三板”上市企业数最多乡镇。形成以爱易特、畅尔智能为核心的机器人产业联盟,率先在全市提供“智能方案解决”技术。
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,碧湖的商贸地位依旧屹立不倒。一度就是青田、丽水、云和、景宁、遂昌、松阳等地的集市贸易中心。每个月都有约定俗成的“市日”,每逢市日前夕下半夜,在镇口能够正常的看到,周边各个山砻上,一支支游动的火把组成一条条火龙,从四面八方向碧湖涌来,场面蔚为壮观。
在商业贸易活动中,碧湖的集市还一直保留着许多专业市场。如竹木制品、木材、牲畜、粮食等。在此基础上,商铺和手工作坊慢慢地发展。时至今日,镇上的老街,尚保留着木板店铺门面,徘徊期间,一股旧时商业气氛扑面而来。
随着商品经济的日渐发展,碧湖的商贸市场也慢慢缩小。当初的繁荣,也只存在于一些“老碧湖”的心里。
改革开放以后,工业浪潮席卷全国大地,碧湖这个曾经在整个浙江省都小有名气的商贸、农业重镇,渐渐地,落后于曾经齐名的温溪、壶镇。
站在工业化与农业化不同的发展路口,那时的碧湖也曾有过一次巨大的发展契机。
2002年启动建设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之初,园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。最便捷的选择似乎是跨江西进,挺进碧湖平原。当初建石牛大桥的目的是为丽水的工业园区进入碧湖平原做准备。当时一切规划已然就绪,只等施工队伍入驻了。
可是,拥有6万亩宝贵耕地资源的碧湖平原,被誉为“浙西南的粮仓”。于是,丽水市委市政府作出的抉择是:退出平原,调头东进,向低丘缓坡进军。
碧湖内平坦的土地都用作农田,于是,可用作发展工业的土地便少之又少。相较温溪、壶镇,碧湖工业的起步阶段只能算是“小打小闹”。
如今,碧湖的一城青山绿水,成了老百姓的“幸福之源”。2017年,碧湖镇碧一村陈跃方在家门口的望江路上开了家民宿,每月收入上万元,陈跃方说:“还有比这更好的吗?”
“还是碧湖好。”这是在碧湖采访时听的最多的一句话。走在碧湖的新街上,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外立面改造,那些千篇一律的条形瓷砖,被洋气的“莫兰迪”配色的涂料所替代;街面上原本卖着老年人服装的店面,正在被“简洁北欧风”的时髦女装店所取代;去年8月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“西乡影苑”公园,成为了休闲的好去处。
在离碧湖镇不远的郎奇村区块,一期占地704亩的丽水郎奇—白桥康养旅游小镇项目也处于建设阶段。建成后,这里将成为一个以幸福产业为主题的康养旅游小镇。碧湖的养生养老产业,将先行一步,成为新的经济稳步的增长点。
古市是丽水著名的粮仓,凭着优越的自然禀赋,当周边各地都时不时有人吃不饱的时候,古市镇早已经过上了衣食基本无忧的日子。项松文回忆说,那时候光岗下村一个村,储备粮就有25万多公斤,青田、龙泉等地经常有人过来借粮。
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,人民公社开始大搞水利建设,彻底改变了古市镇几千年来靠天吃饭的问题,基本实现了旱涝保收。
七十年代是农田基本建设的十年。在兴修水利的基础上,原来高低错落的土地得到平整,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,粮食产量越来越高。
到了七十年代末,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,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从田间地头解放出来。古市镇的第一批乡镇企业开始迅速落地成长,一时间,草席厂、纸袋厂、农机厂、印刷厂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,鞋袜和服装产业也日渐兴旺。
到了八十年代后期,古市镇的城镇建设开始发力。“横街与松州路两条路建下来,城镇的框架就出来了。”项松文说,在此之前,古市的街道只有大概5米宽,最宽的地方是老的古市大桥,有10多米宽,于是大家赶集的都喜欢把摊支在那里。每到集市,都是挤得一塌糊涂,还经常有人因为太挤而从桥上跌落水中。
2006年,古市人开始试着发展茶产业。2010年开始,整个古市镇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,刚开始是山上能种的都种上了茶树,后来是把稻田都变成了茶田,经济效益翻了好几倍。“每亩茶田的纯利一年都有一万多元。一户人家随随便便5亩地,一年下来银行能增加4万多元存款。”
随着茶产业的发展,一批又一批新的“致富故事”仍在源源不断地上演。“现在每年的春茶季大概有40多天,除此以外还有夏茶和秋茶。如果一个不落全做,一年大概要忙活8个月,可以赚30到50万元。如果只做春茶,一年只干40多天,也可以赚到10到20万元。”
项松文说,2008年,自己买了一辆汽车,开车去上班。当时马路上空得很,人人都觉得开车上班真是奢华得不得了的一件事。随着茶产业的发展,群众的收入就跟“坐火箭”一样,“现在一个家庭两辆车已经是古市的标配了,三辆车、四辆车的都很多。”
微信二维码